1.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名称为:乌海能源黄白茨煤矿沿空留巷采空区火灾防控及智能预警技术研究公开招标,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国内资格后审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 项目概况、招标范围及标段(包)划分:2.1.1项目概况:乌海能源公司所属矿井火灾类型众多,在煤田火区、小窑火区、多层采空区自燃火灾、隐蔽高温区等复杂灾变地质体影响下,自燃火灾发生机率升高,多层采空区自燃火灾发生、发展更为复杂。对于高瓦斯矿井,为了排放瓦斯而提高工作面风量,也导致工作面向采空区增加漏风量,使采空区氧化带扩大,增大了自然发火的危险性,甚至引起自然发火。黄白茨煤矿0213上202工作面运输巷采用柔膜混凝土墙留巷技术,在矿压及采动影响下,留巷的柔膜混凝土墙(粉煤灰袋装墙垛)全段均可向采空区漏风,导致工作面漏风风路复杂,氧化带宽度增大,采空区内遗煤长时间处于氧化带中,自燃火灾的预警及防控难度陡增,若上部采空区发生高温氧化或自然发火,也将威胁工作面的安全回采,矿井防灭火难度极大。研究不同厚度煤层沿空留巷工艺条件下采动覆岩裂隙场与渗流场时空演化规律、采空区气体流场分布规律、抽采条件下采空区自燃危险程度及区域判定,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智能化、自主抑控的自燃火灾一体化预警防控系统,研发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灭火细则的安全环保型不同厚度煤层沿空留巷工艺矿井堵漏风自修复喷涂材料及应用工艺,对以后煤矿的生产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1.2招标范围及标段(包)划分:
1.研究内容
在沿空留巷工艺条件下覆岩裂隙发育规律及采空区气体分布规律和抽采条件下采空区自燃危险程度及区域判定技术的研究基础上,以实现“实时监测、超前预警、安全避险”为目标,对煤矿典型火灾监测技术装备监测数据进行融合,对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智能控制系统等相关技术进行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联合攻关,同时研发不同厚度煤层沿空留巷工艺矿井堵漏风自修复喷涂材料及应用工艺,最终构建完整的沿空留巷工艺火灾智能防控材料、技术及装备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不同厚度煤层沿空留巷工艺条件下覆岩裂隙发育规律及采空区气体分布规律;
(2)不同厚度煤层沿空留巷工艺抽采条件下采空区自燃危险程度及区域判定;
(3)不同厚度煤层沿空留巷工艺矿井煤层自燃红外气相特征在线监测系统;
(4)不同厚度煤层沿空留巷工艺矿井堵漏风自修复喷涂材料及应用工艺;
(5)不同厚度煤层沿空留巷工艺自燃火灾智能预警控制联动技术。
2.预期目标和成果
(1)建立不同厚度煤层沿空留巷工艺条件下采空区自燃危险程度及区域判定技术体系;
(2)研发不同厚度煤层沿空留巷工艺矿井堵漏风自修复喷涂材料及应用工艺;
(3)建立不同厚度煤层沿空留巷工艺自燃火灾智能预警控制联动系统。
(4)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型专利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省部级期刊论文5篇。
2.1.3项目地点:国能乌海能源黄白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2.1.4项目总工期:730日历天,计划开始日期:2023年12月。
2.2 其他:/
3.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资质条件和业绩要求:
【1】资质要求:投标人须为依法注册的独立法人或其他组织,须提供有效的证明文件。
【2】财务要求:/
【3】业绩要求:2018年6月至投标截止日(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投标人须至少具有煤矿火灾防控预警研究项目合同业绩2份。投标人须提供能证明本次招标业绩要求的合同证明扫描件。合同扫描件须至少包含:合同买卖双方盖章页、合同签订时间和业绩要求中的关键信息页。
【4】信誉要求:/
【5】项目负责人的资格要求:(1)投标人为本项目配备的项目负责人须至少具有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2)项目负责人须至少具有1个煤矿火灾防控预警研究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工作经历,投标人须提供能证明项目负责人业绩的合同,若合同中无项目负责人姓名,须提供对应的验收证明或用户证明等有盖章的证明材料(须含工程名称、项目负责人及单位名称)。
【6】其他主要人员要求:/
【7】设备要求:/
【8】其他要求:投标人须提供企业为项目负责人缴纳养老保险的证明(2021年6月至投标截止日之间至少连续缴纳6个月),提供社保机构出具的证明或社保网站截图加盖社保机构公章。
3.2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4. 招标文件开始购买时间2023-07-05 09:00:00,招标文件购买截止时间2023-07-10 16:00:00。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具体要求及购买标书操作流程以公告详细内容为准! 详情请联系
联系人:刘静
手机:13681557910 (微信同号)
咨询电话:010-68818478
邮箱:1490789738@qq.com
电力招标采购网www.dlztb.com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北京市工商局等部门批准的专业从事电力系统招标采购和在线贸易的电子商务平台,
经营性备案证号(京ICP证070736号,工商注册号010202008042900014)